罗茨式鼓风机,18年专业制造

罗茨风机厂家 15508667513

风机厂家热线 15508667513

诚信经营   质量保障   售后无忧 

水产养殖鱼塘增氧机

首页    水产养殖鱼塘增氧机

水产养殖鱼塘增氧机是维持鱼塘溶氧平衡、保障养殖生物存活与生长的核心设备,其选型、安装与使用直接影响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。以下从**核心类型及特点**、**选型依据**、**安装与使用技巧**、**常见问题与维护**四个维度,解析鱼塘增氧机的关键信息:


一、鱼塘增氧机的核心类型及适用场景
不同类型的增氧机原理不同,适配的鱼塘环境、养殖品种和需求差异较大,需根据实际场景选择:

| 类型         | 工作原理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| 核心优势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| 适用场景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| 局限性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|
|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| **叶轮式增氧机** | 电机驱动叶轮旋转,将水提升至空中形成水花,与空气充分接触后回落,同时推动水体循环 | 增氧效率高(单机增氧能力1.5-3kgO/h)、水体搅动强,能打破水温分层 | 面积5-15亩、水深1.5-3米的中大型鱼塘;高密度养殖(如草鱼、鲢鳙) | 能耗较高(功率1.5-5.5kW);水深<1米时易搅起池底淤泥 |
| **水车式增氧机** | 电机带动水车叶片旋转,叶片击打水面产生浪花,同时推动表层水横向流动 | 水体横向循环效果好,能改善局部溶氧分布;对池底扰动小 | 面积3-10亩、水深1-2米的中浅鱼塘;虾蟹等底栖生物养殖(避免搅泥) | 增氧效率中等(单机0.8-2kgO/h);深层水增氧效果弱 |
| **射流式增氧机** | 利用水泵将水加压,通过喷嘴高速喷出,形成负压吸入空气,气水混合后射向水体深层 | 能将氧气直接输送至水体中下层(可达3-5米),溶氧扩散均匀 | 水深>2.5米的深鱼塘;底层鱼类(如青鱼、鲤鱼)养殖;水体分层严重的塘口 | 依赖水泵,能耗较高(功率2.2-7.5kW);安装需配套管道 |
| **微孔曝气增氧机** | 风机产生的压缩空气通过微孔管/盘,以微小气泡(直径1-3mm)形式缓慢上升,气泡与水体充分接触 | 溶氧效率(氧利用率达30-50)、能耗低(比叶轮机省30-50);静音无扰动 | 各种水深(0.8-5米)、各种养殖品种(尤其虾、蟹、蛙等敏感生物);高密度工厂化养殖 | 微孔易堵塞,需定期维护;风机需防水防晒;低温时气泡上升慢 |
| **涌浪式增氧机** | 双叶轮反向旋转,推动水体形成上下对流的“涌浪”,同时将表层水抛向空中增氧 | 增氧+水体循环双重效果,能打破温跃层、改善底层水质;覆盖面积大 | 面积10-30亩的大型鱼塘;夏季高温期(预防“翻塘”);水质较肥、易缺氧的塘口 | 体积较大,安装需固定;浅水区(<1.2米)使用易刮底 |


二、鱼塘增氧机的选型依据(关键4点)
选型需结合鱼塘实际条件和养殖需求,避免“大机小用”或“小机大用”:

1. 鱼塘规模与水深
- **面积<3亩、水深<1.5米**:优先选1.5kW以下的水车式或小功率叶轮式(如1.1kW),避免过度搅动。  
- **面积3-15亩、水深1.5-3米**:主推2.2-3kW叶轮式(覆盖范围广),或搭配1台射流式(改善中下层溶氧)。  
- **面积>15亩、水深>2.5米**:建议“叶轮式+微孔曝气”组合(叶轮机负责表层增氧,微孔机负责深层溶氧),或用涌浪式(覆盖大面积)。  

2. 养殖密度与品种
- **低密度养殖(如常规鱼类<1000尾/亩)**:1台2.2kW叶轮机可覆盖5-8亩,满足基础溶氧需求。  
- **高密度养殖(如加州鲈、黄颡鱼>2000尾/亩)**:需按“每1000尾鱼配0.5-1kW增氧功率”计算,且优先选微孔曝气(溶氧效率高)。  
- **底栖生物(虾、蟹、泥鳅)**:严禁用叶轮式(搅泥污染水体),必须选水车式或微孔曝气(无底层扰动)。  

3. 水质与环境特点
- **水质肥沃、藻类多**:易发生“夜间缺氧”,需增加增氧机数量(如常规密度下多配1台),或用射流式(打破藻类分层)。  
- **高温季节(夏季>30℃)**:水体溶氧能力下降,需选用“增氧+循环”双重功能的设备(如涌浪式、射流式),预防“翻塘”。  
- **电源不稳定或偏远塘口**:可搭配太阳能增氧机(辅助增氧),主设备选低功率微孔曝气(能耗低,减少停电风险)。  

4. 预算与运维成本
- **短期预算有限**:选叶轮式(单价低,约1000-3000元/台),但需接受较高电费(2.2kW电机每小时耗电2.2度)。  
- **长期节能需求**:优先选微孔曝气(单价稍高,约2000-5000元/套),但能耗仅为叶轮机的50-70,年电费可省3000元以上。  


三、增氧机的安装与使用技巧(提升效率+降低故障)
1. 安装要点
- **叶轮式/水车式**:  
  - 安装在鱼塘**上风处或进水口附近**(便于将溶氧高的水推向全塘),距池边1.5-2米(避免搅起池边淤泥)。  
  - 叶轮淹没深度以“叶片1/3入水”为宜(过深则增氧效率下降,过浅则水花过小)。  
- **微孔曝气**:  
  - 风机安装在**高于鱼塘水位0.5米以上的平台**(防止雨水倒灌),进气口加装空气过滤器(避免灰尘堵塞微孔)。  
  - 微孔管/盘均匀铺设在池底,间距2-3米(高密度养殖间距1.5米),管头需固定(防止气泡推动管道移位)。  
- **多台设备搭配**:呈“梅花形”或“环形”分布(如4台叶轮机分别装在鱼塘四角,中心装1台射流式),确保溶氧无死角。  

2. 科学使用时间(避免盲目开机)
- **常规时段**:每天开机2-3次,每次2-3小时(如上午9-11点:促进藻类光合作用产氧;下午5-7点:储备夜间溶氧)。  
- **关键时段**:  
  - 夏季高温:凌晨2-5点(溶氧峰)必须开机,直至日出后1小时;午后若水温>32℃,需开机1-2小时(打破温跃层)。  
  - 阴雨天:全天开机(藻类光合作用弱,溶氧持续下降),避免间断。  
  - 施肥/投料后:开机1-2小时(促进肥料扩散,减少残饵耗氧)。  
- **紧急情况**:鱼塘出现“浮头”(鱼群聚集水面呼吸)时,立即全开所有增氧机,同时向水面泼洒增氧剂(如过碳酸钠),直至浮头缓解。  


四、常见问题与维护方法
1. 常见故障及解决
- **叶轮式开机后不转**:检查电机接线(是否缺相)、叶轮是否被杂草缠住(清理杂草)、轴承是否缺油(加注黄油)。  
- **微孔曝气气泡变小/不均**:拆卸微孔管,用高压水反向冲洗(清理堵塞物);若冲洗无效,用5柠檬酸溶液浸泡1小时(溶解结垢)。  
- **增氧机噪音突然变大**:检查叶轮/叶片是否变形(更换配件)、电机轴承是否磨损(更换轴承)、底座是否松动(紧固螺栓)。  

2. 日常维护(延长寿命)
- **每日检查**:开机前观察设备是否有异响、漏水,微孔管是否有破损(气泡异常需及时处理)。  
- **每周维护**:清理叶轮/叶片上的藻类、杂草;检查电机散热风扇(避免积灰影响散热);微孔曝气系统需清洗空气过滤器。  
- **换季保养**:冬季停用时,将增氧机移出鱼塘(避免冻裂),电机烘干后存放;春季启用前,更换电机润滑油,测试绝缘性(防止漏电)。  


总结
鱼塘增氧机的选择需遵循“**适配场景、节能、稳定可靠**”原则:中小浅塘优先选叶轮式/水车式,深塘或高密度养殖主推微孔曝气,大型塘口建议多类型组合;使用时需结合溶氧变化规律科学开机,同时做好日常维护,才能化保障养殖,降低运营成本。

2025年9月15日 16:47
浏览量:0
收藏